隨著我們進入2020年的最后一個季度,困擾我們一年的SARS-CoV-2似乎并沒有消失的跡象,在缺乏疫苗和廣泛有效療法的情況下,有些人認為,我們應該學會如何與COVID-19共存,那么實際上到底是不是這樣呢?這或許是一個復雜的問題,我們是否應該讓SARS-CoV-2在大部分人群中傳播,同時保護老年人群和嚴重疾病的高危人群,從而在人群中形成某種程度的潛在免疫力?還是繼續采取控制措施來以消滅病毒為目的?
在試圖回答這個問題時,研究人員會提出一種名為“群體免疫”(herd immunity)的概念,即大約60%的人口會對某種疾病存在免疫力,通過在人群中建立自然免疫力來控制傳染病這在此前似乎并未實現過,群體免疫能通過靶向性疫苗的接種來實現,而目科學家們還并未開發出針對COVID-19的疫苗。
以天花為例,其是一種傳染性很強的疾病,也是人類******消滅過的人類病毒,與COVID-19不同的是,感染天花病毒的患者總是會出現癥狀,所以其能被有效發現并被隔離起來,而且任何沒有發生死亡的人群都會得到終生保護。但我們只有通過互相協作的疫苗運動才能夠徹底擺脫病毒的侵襲,也只有這樣才能在全球范圍內達到足夠高的保護性水平,而這也是群體免疫的門檻。
大約四分之一的普通感冒是由多種類型的冠狀病毒感染所致,由于SARS-CoV-2也是一種冠狀病毒,那么是否存在一種相類似的保護性效應呢?目前研究人員并不知道當感染者恢復后期機體的保護能力到底能持續多久,但我們知道這種保護性作用并不會一直持續下去。比如,最近的一項研究結果就表明,一些人在同一個冬季會不止一次地感染同一種類型的冠狀病毒,這就表明,自然免疫力或許并不能假定為人群與冠狀病毒之間關系的事實,而且群體免疫力似乎也并不會自然發生,的確,如果我們能夠在沒有疫苗的情況下獲得自然免疫力,這或許是非常了不起的,因為這種情況此前并未發生過。
那么如果通過控制SARS-CoV-2的擴散來徹底消滅它呢?這或許就是其近親SARS-CoV和MERS-CoV的情況了,它們也都與蝙蝠冠狀病毒有關,21世紀這些疾病的突然出現,或許就為人類免疫系統提供了一種有效應對的病原體,所以這兩種病毒或許就能幫助研究人員有效預測COVID-19的進展趨勢了。2002年11月至2004年5月,SARS在全球流行了兩次,然后完全消失了,這要歸功于當時嚴格的控制措施,比如對于所有感染者有接觸的人群進行隔離,并定期對公共區域進行消毒清潔等。此外研究人員還制定了強有力的實驗室檢測計劃,鼓勵人們佩戴口罩并勤洗手,這些措施就能有效阻斷病毒在人群之間的傳播,從而就能徹底消滅病毒的傳播。MERS于2012年首次在中東地區被發現,其會引起非常嚴重的疾病,有34%的感染者都發生了死亡,其似乎要比SARS-CoV-2和SARS-CoV的傳染性要更低,MRES的傳播需要人群之間非常密切的接觸。目前MERS仍然存在大面積的爆發情況,比如2019年沙特阿拉伯出現的199例MERS病例。
與MERS一樣,但與SARS不同,研究者能夠推測COVID-19的爆發,即使我們或多或少地對其控制后其還會時不時地出現,但當前關鍵的情況就是盡快確定被感染的人群,通過檢測和接觸追蹤從而減少受影響的感染者的數量,而且有效且廣泛的疫苗接種也會更加有效地控制疾病的擴散和傳播。
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目前僅用于入院治療的嚴重COVID-19患者,而截止到2021年春天,疫苗似乎不太可能被開發好,但同時或許會存在一些新的SARS-CoV-2毒株,很不幸的是,其要么與原來的毒株一樣,要么比其傳染性更強,SARS-CoV-2目前還并沒有穩定下來的跡象。大多數感染COVID-19的患者都能康復,但目前全球大約3%的陽性患者已經發生了死亡,研究者并不清楚在取得康復的患者中到底有多大比例的人會出現長期的副作用,這一比例甚至高達10%,研究者對2000年初感染的SARS患者進行研究顯示,其中一些人在15年后仍然會存在肺部的健康問題。
面對這樣的統計數據,我們應該努力確保盡可能多的人免受COVID-19的感染,而不是學會如何與病毒共存,我們需要繼續采取日常措施,盡可能阻斷病毒在人群中的傳播,那么這意味著,2020年很多國家都要采取不同程度的封鎖。我們確實需要限制人們的自由,并在允許其與親人相聚和謀生之間達到一定的動態平衡,SARS-CoV-2并不像天花、SARS或MERS,我們無法從此前的傳染病中汲取經驗,同時這也超出了我們對群體免疫、消除或學會與病毒共存等概念理解不清的范圍。
似乎SARS-CoV-2的爆發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將會成為現實,但學會如何與病毒共存并不意味著其會感染大量的人,研究人員制定的計劃是確保更少的人會被感染,以便新型爆發的規模既小又罕見。
行業動態
微信平臺
聯系我們丨Contact us
地址:廣東廣州市黃埔區開源大道11號廣州開發區科技企業加速器C6棟二樓
電話:020-89856010
郵編:510663
傳真:020-89856019
Copyright © 2018-2022,www.gzfcjfls.cn,All rights reserved 廣東華南疫苗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 www.gzfcjfls.cn 未經許可 嚴禁復制 粵ICP備18088427號